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实务研究
当前代办信用卡诈骗案件呈现四个特点
时间:2017-02-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日,清远市清新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当前以代办信用卡为方式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此类犯罪正在给正常的信用卡管理秩序及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亟需引起重视。

  一、低成本建立“钓鱼网站”,个人信息悄然外泄。只要在网上搜索“制作网站”,便会弹出很多相关网址的链接,还有很多网站的模板供需要者选择,网站制作的简单易行激发了犯罪分子的屡屡出手。该案中组织者张某便是只花费了网站制作费300元、域名申请费200元,历经两个小时便成为了山寨版中国平安银行网站的实际操控者。其后,陆续有多名被害人在上网浏览新闻、下载理财软件、使用百度及支付宝的过程中点击了张某设置的虚假网页链接,并填报了办理信用卡的申请。张某便轻而易举地套取到被诈骗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以及申请办理信用卡的额度。张某等人一共在该“钓鱼网站”上获取了4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

  二、巧名目设置“连环陷阱”,引诱被害人“愿者上钩”。张某雇佣多名女子冒充北京中联信投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员工,化名“刘丹”、“张梦”等身份,通过手机拨打从上述网页所获取的被诈骗对象电话,以代办信用卡要先支付资料费为由,骗取被害人将200元至500元不等的金额汇至张某事先准备的银行账户,然而这还只是被害人掉入诈骗陷阱的“初体验”。收到被害人的汇款后,由张某找人制作假信用卡快递给被害人,由同伙查询邮寄信用卡的情况,待确认被害人收到信用卡后,话务员会以支付代办佣金为由,骗取被害人支付数百元至千元不等的金额到指定银行账户,后交由冒充银行经理的张某,以验证被害人还款能力等为由,要求支付“流水验证费”,并“保证”随后打回到客户账户上,继续骗取被害人数百元至万元不等金额。张某等人通过设置“安全二维码”使被害人可以随时“验证”卡内余额情况,使被害人“放心”地连续打款。而在“喂饱”了诈骗团伙后,所谓的卡内余额便会悉数消失,尽收诈骗团伙囊中。这种“安全支付”的伎俩,使被害人频频中招。被害人肖某先后三次支付给诈骗团伙的“流水验证费”高达9.5万元,被害人李某在与诈骗团伙“讨价还价”后仍先后四次支付了“激活费”与“流水验证费”3.9万元。

  三、无抵押设置“超低门槛”,抓牢被害人办卡心理。之所以有多名被害人在诈骗团伙三番五次地提出索要各种费用后还执迷不悟,源于其打出的无抵押、快速、便捷、超高信用额度等“心理牌”,帮助被害人一一击破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的难题。到正规银行办理一张信用卡,需要工作证明、收入证明、房产证明等作为担保,且有额度限制、申请时间相对较长。而诈骗团伙却提出有身份证即可在3-5日内办理50万元额度的信用卡,正合了急于办理高额度信用卡“客户”的胃口。在该案已查实的30余名被害人中有私营业主、建筑工人、农民、大学在校生,一些还是无业者,且有个别被害人已在银行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导致通过正规渠道难以办理到(高额度)信用卡。正是畸形的信用卡额度观、消费观,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也正是由于贪念,让申请人失去了警惕,陷入其设置的圈套之中。如被害人周某,因想扩大店里业务需要资金周转,之前曾在银行提出办理信用卡的申请但未能通过,加之认为银行给的额度不够便走了“捷径”,导致近7万元付之东流。另一名被害人为在校大学生,因需要出国旅行的费用便申办了5万元额度的信用卡,最终被骗5千余元。

  四、被害人大多隐忍不发,涉案地域广取证困难。该案件牵涉全国多个地区,遍布广东、云南、福建、山东、甘肃、四川、安徽、广西、陕西、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然而各地公安、银监会等部门在案件管辖、监管方面缺乏一体化机制,没有形成有效遏制、打击的合力。而且多数被害人在发现被骗后未能及时报案,导致能够查证的仅有30余名被害人,严重影响了该类案件的查办效果。

  对此,清新区检察院建议:一是就执法部门而言,建议公安(网监)、银监会等行政机关加强对代办信用卡诈骗和网页内容的审查、登记、取缔工作。充分发挥“两法衔接”平台的作用,加大对新型电信诈骗犯罪特点、规律和趋势的掌握,逐步总结经验并以此形成长效联动机制,提升发现犯罪行为以及收集、固定证据的能力,增强打击该类犯罪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就公民个人而言,提防“钓鱼网站”,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当遇到不明身份或要求支付款项的电话和信息时要谨慎面对,主动核实。要通过银行或者授权的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切忌片面追求高额度、快速、简便。发现被骗后要及时报案维护个人财产权益。就社会力量而言,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广播等大众传媒,及时向社会披露、解析重大、典型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更新群众对新型电信诈骗方式的认识,增强公民的辨识和防范能力,积极配合银行机构、司法机关共同防范和打击各类电信诈骗犯罪。

                                           

 

 
历史沿革
人员信息
检务公开
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
辩护与代理网上预约
工作流程
公益诉讼
法律文书
重要案件信息
权利义务须知
检察官绩效考核
检察公开听证
公益诉讼线索征集
12309中国检察网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主题活动
专题2
专题3
专题4
  主题活动
精致文化清新风
精致文化清新风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玄真路26号  邮编:511800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